通“寶”。珍貴之物
其形雖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於周室之九鼎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俶实》
展九鼎保玉。——《史記·周原紀》
做保證的人
又如:做保;覓保;保山(伐柯人;保人);保中(正在債務關系中居中擔保的人)
而后導以与保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姓
保育幼兒的婦釹
國君世子生,…保受,乃負之。——《禮記·內則》
宋以后处所實止保甲制,若干甲做一保 。
如:保正甲長(一保之頭叫“保正”;一甲之長叫“甲長”)
通“緥”。保護嬰兒的包裹衣
措之於參保介之御間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
夫知保抱攜持厥婦子。——《書·召誥》
昔成王幼小,越正在襁保。——《后漢書·桓郁傳》
小城(此義后來寫做“堡”)
焚我郊保。——《右傳·襄公八年》
所過之邑(都市),大國守城,小國入保。——《莊子·盜跖》
南山是保。——《詩·风雅·崧高》
戰於郎。 公叔禺人逢負杖入保者息。——《禮記·檀弓下》
服務人員 。
如:酒保
〈動〉
保證;擔保
又如:保修(保養修理);旱澇保支;保官(擔任保護職能的官員)
保為將軍破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護養;育
又如:保艾(安養;養育);保赤(撫育幼孩)
若保小儿苍生。——《書·康誥》
長之養之,如保小儿苍生。——《荀子·議兵》
保,養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儒者之道,古之人若保小儿苍生。——《孟子·藤文公上》
保抱攜持厥婦子。——《書·召誥》
占有;擁有
又如:保據(占據);保寧(保有并使之安寧)
雖慈父不能保其子。——晁錯《論貴粟疏》
(會意。甲骨笔朱形,象用手抱孩子形。金文寫做從“人”從“子”。后來為了結構的對稱,小篆變成“保”,使人不能因形見義了。原義:背子於背)
保舉;保薦
又如:保題議敘(寫奏原保薦有罪人員);保題(向上推薦);保案(保舉下屬的文件)
都保你二位作大官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保護;保全;守住
少有強者不成保。——唐· 韓愈《祭十二郎文》
又如:保鑾(保護皇帝的親近衛士);保固(保衛恪守);保身(保全身體)
父子相保全。——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
有朕位幾不保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依靠;仗持
又如:保山(依山恪守);保棲(據山以守)
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,於是乎得人。——《右傳·僖公二十年》
同原義
負子於背謂之保,引申之,則負之者為保;更引申之,則有保養之義。然則保原象負子於背之義,許君誤以為形聲,遂与養之義當之耳。—— 唐蘭《殷墟笔朱記》
保持
又如:保值(保持價值);保光(保持并發揚光大)
至今保藏。——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保佑
又如:保佐(保佑;佐助);保禳(祈禱打消災禍)
天地格保。——《書·召誥》